返回

历史直播间: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28章 安史之乱2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唐玄宗李隆基看着天幕上干干净净的陵寝,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:“这就是朕百年之后的安眠之地?这也太小了!”

    “来人,传工匠!地面建筑怎么可能留不下来!朕不相信!朕的大唐幅员辽阔、能人辈出,一定有人能延长建筑物存在的时间!!”

    他不能接受!

    他当初,为什么要将泰陵修建成长安城的模样?不就是希望能够在地下仍旧统治着这片大好河山吗?

    现在都没有了!就相当于他的皇宫没有了!

    作为皇帝,怎么能够没有皇宫!

    神道的两侧,还有三十四对石像生,保存的相对比较完好。

    我们来这里重点就是要看一下这里的石像生!

    我们之前也去过昭陵和乾陵,大家单看石像生就能看出来,唐王朝发生的变故。

    昭陵和乾陵的石像生,以我的身高,站在它们旁边都得仰望才行,而泰陵的石像生,则只比我高出一点。

    唐欣欣一边说,一边都在石像生旁边比划了一下,让直播间的网友们能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。

    {确实啊,看起来确实是小了很多的样子!}

    {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是把大唐带入了巅峰的,为什么这些石像生这么小!}

    {李隆基虽然有开元盛世,但是也有安史之乱啊!}

    {我明白楼楼上的意思,他是想说,泰陵修建的时候,石像生就应该雕刻好了,那么以李隆基的性格,必然不可能让自己的镇墓石兽这么小!}

    {可是我怎么记得,石像生应该是后来雕刻的吧?}

    {应该是,泰陵据说修建了三十三年,开始雕刻石像生的时候,可能已经是安史之乱发生后了。}

    安史之乱?

    原本看到开元盛世非常高兴的李世民呲着的大牙瞬间收回去了。

    “观音婢!是不是朕听错了?怎么又是开元盛世,又是安史之乱?这个叫李隆基的小子到底是不是个明君啊!!!”

    别说是李世民了,李隆基之前的皇帝,那是有一个算一个,都迷茫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们还是安心等待欣欣小娘子给我们解说吧!”长孙皇后叹口气。

    房玄龄仿佛是看出了什么,期期艾艾的说道:“刚刚提到了前明后暗,不会这个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就是这位玄宗得到这个庙号的原因吧?”

    既是中兴之君,又是动乱之君?

    哪家的子孙这么奇葩?哦,是我家的啊!!

    二凤又想掉小珍珠了。

    唐玄宗李隆基,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,也是唐高宗李治和女帝武则天的孙子,这座唐泰陵中,埋葬了李隆基和元献皇后杨氏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帝陵的陪葬墓一般都是极多的,比如说唐太宗在的昭陵,大大小小的陪葬墓加起来有两百多座。

    而泰陵就不一样了,李隆基出名的臣子也有很多,但是在泰陵这么广阔的陵园中,它的的陪葬墓竟然只有一座,这就是李隆基最信任的宦官高力士的墓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的臣子为什么没有陪葬泰陵,这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   唐代的帝陵自从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之后,就很喜欢雕刻翼马作为石像生。

    之前我们看到了乾陵的翼马,看起来胖乎乎的,接下来我们要去看一下泰陵的翼马,看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。

    {翼马很重要吗?为什么要专门去看翼马?}

    一条弹幕映入眼帘,唐欣欣决定回答一下这位网友的问题。

    这个啊,乾陵雕刻翼马是首创,而等到武则天的下一任皇帝,唐中宗李显的时候,是没有放翼马的,而李隆基的父亲,唐睿宗李旦也没放,并且还把翼马的位置用神兽獬豸取代了,等泰陵建造的时候,又给换回了翼马,这才让翼马成为了之后唐朝帝陵石像生群体中的标配。

    当然,看一下翼马之间的区别,也是我们的重点啦!

    泰陵的石像生都比昭陵和乾陵的要小很多,甚至也比不上唐中宗的定陵和唐睿宗的桥陵。

    从石像生的大小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,此时的唐王朝经过了安史之乱,已经由盛转衰,开始走向灭亡。

    煌煌大唐已经日落西山,虽然还存在,但是已经远不如之前强大。

    这些石刻尺寸虽小,但是优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相比起之前那些石刻的写意风格,泰陵的石刻明显更偏向于写实风格。

    还是以昭陵和乾陵为例,这两座帝陵中的石刻虽然高大,但是明显出现了比例失衡的问题,尤其是当时的唐朝以胖为美,在今天的我们看来,就显得有些呆萌笨拙。

    泰陵就不一样了,虽然此时的额审美还是以胖为美,但是泰陵的石刻更注重写实,石刻比例协调,看起来更加真实。

    看这里这就是我们刚刚说起的翼马,怎么样?是不是比乾陵的瘦多了?他的身体也很协调,乾陵的那座翼马看起来就胖胖的,不仅是因为身子大,就连马腿都要比这座粗上一圈!

第328章 安史之乱2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